集美大学:“四字诀”推动“三会一课”提质增效集美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重心前移、力量下沉,着力抓基层、夯基础,在“学、新、质、融”四个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党支部“三会一课”的政治性、时代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学”字上下功夫,突出政治性制定计划“明学”。每学期制定下发全校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计划,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三会一课”的首要任务,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助推党员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并在每年“七一”前后组织党支部开展“坚决维护核心,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交流研讨“助学”。为基层党支部和党员购买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史”学习辅导教材等,为党支部开展学习研讨提供参考。结合党支部和党员实际,明确学习研讨主题,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支部委员会,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引导党员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工作、作风摆进去,敞开心扉、交流思想,谈体会感受、谈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学习成效。注重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促进党员干部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不断进步。以上率下“领学”。通过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等,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所在党支部或其分管(联系)单位党支部讲党课。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作用,要求其在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中,带头发言、带头研讨,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体现时代性创新载体平台。建立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每年常态化开展全校性的主题党日活动。用好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优势,成立理论宣讲团,打造党课师资库;定期开展“书记好党课”征集评选和交流展示活动,提升支部党课质量。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说·青谈”校♘微宣讲活动,组织思政课教师、政工干部、党支部书记等,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让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冒热气、接地气。创新方法手段。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推进“互联网+党建”,创新“三会一课”的方法手段,打造“指尖上的党建课堂”。建立基层党组织微信公众号、党支部微信群等,定期推送党员理论学习资料、党课视频。通过视频会议方式辅助开展“三会一课”,打破空间限制,扩大参与面。依托“厦门党建e家”平台,建立线上党支部,通过线上发布会议、会前扫码签到、线下开展活动等,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参加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形式。充分挖掘校史文化中的党建资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庚先生和集美大学情有独钟”采访实录,制作《陈嘉庚的廉洁人生》微视频等,增强“三会一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探索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组织生活,综合运用专题辅导、报告会、案例分析等,创新集中宣讲与自主选学、书记领学与党员讲学、参观学习和实践助学等方式,不断提升学习成效。在“质”字上下功夫,提升规范性明确规范“保质”。贯彻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制订集美大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流程以及集美大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三会一课”的内容、主要任务等。制作“三会一课”记录模板,确保记录规范、准确。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引导基层党支部结合创建工作,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交流示范“提质”。每年常态化开展师生党支部书记轮训工作,开展现场模拟教学、工作案例教学等,把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基层党务工作实务作为培训授课的重要内容。建立基层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组织党支部书记开展落实“三会一课”工作情况经验交流,促进工作质量提升。强化检查“增质”。建立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情况通报机制,每月定期通报全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落实情况。结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校内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