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新时代廉洁文化是*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全面深入理解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目标任务、总体要求等,把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部署落到实处,今天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一、准确理解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文化具有时代性,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时代廉洁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的反腐败工作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鲜明特征一是把反腐败斗争提升到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新高度。“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宣示是极富中国特色的话语,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并充分理解其中深意。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此后,*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回顾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反腐败工作,最大的教训就是因决心不彻底而致行动不彻底,要么忽热忽冷、忽紧忽松,要么半途而止甚至半途而废。二是坚持治标和治本两手抓两手硬。*总书记强调:“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查办案件为第一要务,不断查处腐败分子。在大力治标的同时,不断加大治本力度。*总书记强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聚焦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本质上就是“治本”,就是探究和治理腐败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全面深化改革旗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大力查办腐败案件的同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铲除了不少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治标和治本两点兼顾是新时代形成的反腐新格局。体现两大鲜明特征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保障新时代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和成效,同时也形塑了新时代廉洁文化的鲜明时代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传承性、融合性和创新性。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提出“要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重视对古今中外廉政、廉洁文化的传承,融合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对廉洁文化本质的认识上实现了飞跃,在建设理念和思路上有了许多新创造。新时代廉洁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新时代廉洁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想内涵。新时代廉洁文化是覆盖全社会的文化。党的十八大前,反腐倡廉教育和文化建设的主题是廉政文化。廉政的“政”,特指政治、政府,聚焦的是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口占比并不高,实属“小众”。文化虽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从受众角度看,必须是全员的,即应当实现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全覆盖,14亿多人,一个都不能少。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替代“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