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主题教育 林秘书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精准.docxVIP专享VIP免费

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精准.docx_第1页
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精准.docx_第2页
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精准.docx_第3页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先导性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开展党内活动最为直观、最为有效的载体,也是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中心环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各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基层党委要按照“贴近需求、精准施训”的原则,做实兜底、全面覆盖,要从培训内容、授课形式和阵地建设上下功夫,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不断增强农村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分类教育,按需施教,培训内容要精准。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要体现不同领域和群体的特点。基层党委在开展兜底培训时,要根据农村农业生产的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点内容,按照党员“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制定“菜单式”服务,让培训内容从党员的需求“下订单”,确保培训内容精准。对村“两委”成员要侧重于党的创新理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村级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知识的培训,提升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对普通党员,在抓好党性教育的基础上,要注重把农业技术、科技示范、农产品销售等有关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知识作为教育培训内容;对老弱妇党员要增加防电信诈骗、法律维权、家庭教育、青少年保护等内容的培训,让教育培训的内容“合口味”,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创新思维,灵活方式,授课形式要精准。农村多数党员的文化层次较低,接受官方语言慢,在教育培训方面要多采用现场教学、上门送学、方言讲学、线上互学等形式,把教学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群众灶头,让农村党员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在集中学习的传统模式上,打造“移动教学”,为行动不便老党员“上门送学”,同时采取教学讨论、院坝座谈等形式组织培训,用“家乡话”让教育培训更“接地气”。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形式,将支部建到“云端”,把党员连上“网络”,对不便于参加集中培训的党员,可通过“共产党员”系列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线上培训。还可组织党员代表到农业发展好的地区现场观摩学习,以“课堂+基地”的实训模式,加强案例培训,使他们开阔眼界、转变思维。要鼓励和引导党员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困难帮扶、关爱青少年等志愿服务活动,把教育培训中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到实践中去,为党员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确保培训方式精准,增强教育培训的感染力。整合资源,搭建载体,阵地建设要精准。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建好阵地是基础,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阵地,不仅是传播理论知识的“党性基地”,更应是党员“蓄能补钙”的“精神宝库”。要充分整合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远程教育站点、农民夜校、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资源,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建立乡村“微党校”主阵地,把具有一定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模范人物、后备干部、致富能人、杰出乡贤、“土专家”和“田秀才”等纳入师资队伍,让他们“上讲台”,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既能“高大上”,也能“接地气”。在交通方便、党员群众日常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分教点”,切实为农村党员提供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的“活阵地”。同时,要加强与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沟通,建立“流动阵地+课堂”模式,开展网络连线学习的“线上培训”,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管理群的“阵地”作用,提升远程教育质量,实现“身在他乡、学在一起”,以精准的阵地建设为党员提供精准的服务,不断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开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