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今年来,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持续改善民生,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全区财政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全区财政经济的平稳有序运行。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细化落实一系列稳住经济政策措施,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今年,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629万元,增幅5.78%,全市排名第三,比上年同期提高5.7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6.91%。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8亿元,有力支持了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重要任务、重点工作资金需求。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年到期的关注类债务已全部偿还。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完成2022年累计目标任务的133.65%,完成总量任务的35.92%。(二)利好政策落地落细,助企纾困更有力度。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出台的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竭尽全力保市场主体。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费,全面落实社保费缓缴政策。一至四季度共贴息158万元,其中中央贴息资金79万元,省级财政贴息39.5万元,区级财政贴息39.5万元。自实行担保贷款政策以来到2022年四季度止,全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993万元,直接扶持584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1513人,为失业人员和进城就业创业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三)民生财政本色彰显,民生福祉更有质感。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省市民生政策,1-12月,全区民生支出26686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2.52%,同比增长7.82%。全年累计发放失业人员生活补贴共2058人次,共275.76万元。1-11月共计拨付疫情防控经费9162.50万元,发放退役军人优抚8083.37万,困难群众生活补助4911.76万元,拨付基本公卫资金3276.39万元,拨付就业资金2558.80万元。为63户危改户新建或者维修了危房,共计提供145万元危改资金。全年我区共通过惠民惠农补贴系统发放补贴100项,发放519367人(户)次,总计22636万元,其中扶贫类补贴7项,发放4100人(户)次,共407万元,为居民增收、社会稳定,特别是乡村振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四)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资金管理精准高效。有序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运用。强化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严格落实日常监督,确保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环境,进一步压缩合同签订、公告、备案和质疑答复期限,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各项惠企政策。2022年,累计政府采购项目申报74个,预算金额17897万元(其中货物15个,金额3046万元;服务15个,金额4784万元;工程44个,金额10067万元)。电子卖场共完成交易15587笔,交易金额39937万元。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全年共评审政府投资项目150个,送审投资总额12.57亿元,审定投资总额10.23亿元,审减节约2.34亿元,综合审减率18.57%,二、2023年工作思路1.加力推进财源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加强收入质量动态监控,进一步提升收入质量。突出招引总部经济和重大产业项目,精准做好重点税源企业服务工作。加强全区政策统筹,引导资金资源流向财源建设好的产业和领域。提升征管效能,聚焦重点领域,紧盯征管盲区,强化堵漏挖潜。进一步完善财税综合信息共享体系建设,加强跨部门协作与信息交换,实现收入组织、纳税评估、税务稽查、风险管理等涉税信息共享共用,强化征管合力。进一步树牢新发展理念,强化项目资金安排与税收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产业主管部门、税费征管部门、乡镇街道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含金量”促进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良性互动。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加大存量资金与新增预算、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财政拨款与单位资金的统筹力度。健全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严控“三公”经费、机关运行经费和其他一般性支出,严控政策依据不充分、绩效目标不合理的项目支出。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