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政治素质”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58条)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政治素质”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政治素质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应该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偏学术性,因此,从未出现在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要求之中。政治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较大,被定义为:在政治活动中,由不同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不同的政治觉悟、政治修养、政治能力、政治道德、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政治素养。换句话说,一般与政治有关的词语组合,基本上都与政治素质有关。因此,在我们日常文稿写作之中,政治素质这个词语的针对性不够强,很少被提及。从2019年开始组织部门开始重视政治素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政治素质考察摆在干部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素质干部。“政治素质”以“政治素质考察”的专有表述方式,正式进入到文稿写作之中。也就是说“政治素质”这一概念由“干部素质”“德才兼备”等相关概念演变而来。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但是,仅仅靠组织部门的外力进行考察监督,还是难以完全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因为政治素质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思想深处的东西,要准确识别和评价比较难而在当前的大形势、大背景下,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性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个人觉得,本次民主生活会将“政治素质”单独列点,让领导干部进行问题查摆,也是题中之义。但是,政治素材这个概念又太大,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不加以限制,或随意性太大,那么,就会与其他方面问题交叉或重复,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政治”这个关键词,并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查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些文友会问,自己的理论水平也不高,词汇量也有限,到底怎么才能扣住“政治”呢?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在查摆问题时,将一些与政治相关的词语融入到语句组合之中。这些词语往往具有内涵丰富、指向模糊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限定性的词语,即可成为查摆问题的一个方面。下面,我将这些34个词语共享如下:政治立场、政治标准、政治过硬、政治站位、政治信仰、政治定力、政治忠诚、政治营养、政治风险、政治担当、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念、政治行为、政治责任、政治底线、政治态度、政治主张、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逻辑、政治安全、政治意识、政治品质、政治品格、政治能力、政治体检、政治历练、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洞察力、政治使命感、政治辨别力。掌握上面的34个词语之后,我们还需要明确问题查摆方向,在问题查摆方向之中,融入这些词语,即可成为存在的问题。那么,面对这么多看似都重要的词语,我们应该选择哪些作为方向呢?这时,我们就要从《主题教育的意见》和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之中,找寻和确立相关方向。建议从政治忠诚、政治高度、政治担当、政治素养考察、政治素养涵养、政治风险等六方面确立查摆问题的角度,之后,必须注意要小切口切入,不要上纲上线,防止整改措施不好起草。下面,我们就根据这六个角度,结合前面关于“理论学习”的58条问题素材,形成问题查摆材料。在把政治忠诚融入自身灵魂和血液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有时拧得还不够紧,对照先辈先进,自己未能模范践行“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有时没有把坚定的政治信仰作为人生的首要课题,思想上存在“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干好自己的一摊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的狭隘思维,缺乏“国之大者”的政治意识,在坚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实践者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对政治忠诚理解有偏差,主观认为政治忠诚就是坚决服从和落实,在工作中比较重视政治执行力,忽略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不够强,有时对基本国情历史规律、发展趋势把握不够精准,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将政治忠诚贯穿于深入学习党中央精神,吃透决策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