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提级赋能工作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高规格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提级赋能工作会,目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及省委、市委最新工作要求。此次会议,将系统回顾奋斗历程,深度研判形势任务,精准部署未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聚更广共识、拿出更实举措、激发更强动能,奋力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在实现“七连冠”辉煌基础上,实现向更高层次“城市文明”内涵式增长的全面跃升,为我市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筑牢更加坚实的精神根基。刚才,几家单位的交流发言聚焦实际问题、分享创新经验、明确发展路径,思考深入、举措有力,极具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一、明辨转型大势,锚定文明坐标,深刻把握从“荣誉驱动”到“价值内生”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这是我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方针,笃行不怠、接续奋斗,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铸就了城市发展史上的璀璨里程碑。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千万市民同心同德、砥砺奉献的结晶,是城市综合实力与文明素养的集中彰显,多项开创性实践更赢得了中央文明办及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认可。可以说,我们走出了一条契合XX特质、彰显时代风范的精神文明建设特色之路,为城市能级跃升注入了澎湃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道德滋养。步入“后七连冠”时代,我们必须理性洞察、精准识变。(一)价值引领工程:筑牢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核。建设高水平“城市文明”,首要在于构筑强大而持久的精神价值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系统发力。一是理论武装铸魂聚力。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普及体系。强化理论阐释精准度,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和鲜活载体,将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讲透彻、说明白,使之成为全体市民的思想罗盘和行动自觉。深化“四史”宣传教育,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和历史传承,增强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激浊扬清,唱响主旋律,营造正气充盈、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道德建设成风化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创新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放大榜样感召力,弘扬真善美,激发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将道德要求有机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强化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准和信用水平。三是实践养成塑造新人。健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爱心XX”品牌提档升级,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内涵。聚焦市民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强化法律法规对不文明行为的刚性约束,辅之以宣传引导和柔性治理,引导市民从点滴做起,知行合一,在参与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城乡善治图谱:破解融合发展关键瓶颈。城乡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我市迈向高品质“城市文明”的主要瓶颈。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作为城乡融合的关键点和城乡文明的交汇点,必须作为攻坚重点来抓。一是深化治理体系再造。坚持高位推动,严格对标落实《XX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覆盖”年度目标。强化“市区镇居”四级联动治理架构,压实主体责任,优化权责清单,完善工作闭环。全面推行精细化网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