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相关工作问题分析一、工作纪律方面1.窗口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一是服务理念转变不到位,部分窗口人员充分认识岗位角色、摆正工作位置,自我要求不高、不严,未树立热情、主动的服务意识。二是服务态度亲和力不足,部分窗口人员因为办事人流多、业务重复性高等原因,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心态不佳,容易流露出生硬、冷漠甚至不耐烦的态度。三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窗口人员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未能完全做到受理资料“一手清”,回答问题“一口清”,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的执行不到位。2.基层体制机制未理顺。基层“1+4”改革还未完全落地,机构、人员、机制还未到位,两级联动协调的工作抓手较为乏力。一是机构职能不明确,部分板块大厅窗口管理职责归属有待确认,处于进驻科室代管、协管的过渡期。二是人员配置不明确,基层审批局(为民服务中心)人员队伍还不稳定,造成统筹管理有一定困难。三是工作机制不明确,部分板块对大厅窗口人员未建立常态化专项管理机制,日常监督手段较单一、效果不明显。3.部门联动管理不到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在作风管理方面联动配合还不紧密。一方面,联动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强,进驻窗口的主管部门配合管理的责任意识还不强,主要依赖于区行政审批局的日常考核管理,对抄送的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另一方面,联动管理的工作格局不健全,对税务窗口、中介窗口的协调管理还缺乏有效手段,还未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形象、统一考核的工作体系。二、审批效率方面1.城区体制机制的限制。城区审批链条不完整、审批权限较局限,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审批高频事项市、区两级权限共有11个事项,其中区级权限仅6项,市级部门审批权限协调难度较大、跨级对接效果不理想,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证领取等部分环节耗时仍较长,与市级权限审批环节的无缝衔接还有待进一步明确。2.部门重视程度不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涉及横向、纵向衔接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成员单位较多,但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整体推进的工作氛围还未完全形成,一些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全区“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参与不深入,在主动谋划、紧密协同等方面仍有不足,在重点任务的推进中缺实招、缺实效。3.主动解决问题意识不够。一是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有待加强,对作风建设问题的分析深度不够,有时仅停留在客观困难上,主观作为上的不足反思较少。二是主动协调问题的意识有待加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力度不够,有时存在回避矛盾、折中处理的心态。三是主动关注问题反馈的意识有待加强,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跟踪问效不够,虽有针对性分析和整改,但对问题整改的效果持续关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