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XX路街道综治中心“六强化”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XX区XX路街道紧紧围绕六个“强化”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强化阵地建设,夯实综治工作基础。XX区XX路街道围绕省市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相关精神,立足于服务群众、信息收集、预警督办、矛盾化解等职能,以“四化四有四联”为运行机制,打造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在办公阵地十分紧张的情况,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高政治站位,以大局为重,想方设法、统筹协调,高标准、高规格打造综治中心办公阵地,协调派驻单位司法所与食药所对调了办公场所,对街道内部科室民政办与综治办办公场所进行了调整,科学合理规划布局,规范设置了“一厅四室”(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将“一厅四室”全部设置在一个楼层,让居民办事只上“一层楼”(街道五楼综治中心所在楼层),只进“一扇门”(群众接待大厅)。接待大厅工作人员对群众的诉求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登记、分类梳理,第一时间解决和反馈群众诉求。当场无法解答的,由接待人员引导来访群众到相应功能室进行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心理慰藉。需其他相关部门处理解决的,填写《XX路街道综治中心群众来访接待登记表》,经领导批示后转办相关责任部门,中心及时跟进办理结果。综治中心以规范化的阵地为平台,以人民至上的理念为指引,以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综治中心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一是建立首问责任制度。综治中心值班人员均为首问责任人,对群众反映的诉求事项,第一时间登记,按照程序、事权统筹引导解决,对重大情况或突发事件及时报告,积极协调参与处理。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综治中心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掌握辖区内动态,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遇有紧急情况,可随时召开联席会,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议定事项。三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至少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重大节日、重点节会和敏感节点开展集中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及时化解处置。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报告制度,如遇重大影响、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四是建立情况报告制度。各社区及时向街道综治中心报告发生的影响社会治安的重大案件(事件)、排查掌握的社会治安隐患、重点事项完成情况等,街道综治中心定期向党工委、办事处和区综治中心报告重要工作。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街道坚持把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人员配备。加强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综治队伍建设,按要求配备5名工作人员和1名派出所民警,主要负责平安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信访维稳、矛盾调解、禁毒、反邪教等工作。二是增派专业力量。派出所、司法所等机构与街道统筹协作、横向联动,向综治中心派驻专业工作人员,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综治中心对派驻人员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实现综治、信访、维稳等工作资源整合,提升社会治理齐抓共管、开放共治、联合作战的能力。三是加强能力提升。着力加强综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政法工作条例》、《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目前已开展集中学习3次,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的业务能力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更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始终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强化联动机制,凝聚治理工作合力。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区委“党建引领、融合共治”的发展思路,建立“五共”机制(基层党建共抓、先进文化共育、优质资源共享、多元服务共创、美好家共建)♘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一是建强党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