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回首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谱写出这样壮丽的民族复兴新史诗全部的秘诀,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尝试了各种“主义”,都没能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正确答案。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用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中国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劳苦大众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艰辛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新时代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已经为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党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创立了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全中国人民无比珍视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鲜活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我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