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简报2025年,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以体育赛事为纽带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西宁市以体育为媒介,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实践,通过多元化赛事活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2025年,西宁市体育局举办了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赏高原丁香舞夏都西宁・"千人健身锅庄舞快闪活动、城东区非遗项目"西宁八门拳"展演活动、湟中区首届"千紫缘杯"鞭陀龙邀请赛等一系列特色体育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在参与体育赛事活动中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即将举办的第八届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置射箭、摔跤、民族健身操等传统项目,将吸引全省各民族运动员同场竞技。兰西城市群锅庄舞邀请赛、湟源大黑沟民族射箭精英赛等活动,通过"体育+非遗"模式,将藏绣、唐卡等非遗技艺融入赛事展示,让各族群众在竞技中感受文化共鸣。2025年,有青甘两省23支代表队、500余名各族群众参与锅庄舞展演,以舞会友、以赛促融。群众性体育赛事成为民族团结的"催化剂"。2025年,"青BA"群众篮球联赛覆盖西宁五区两县,举办357场赛事,同步开展非遗文创展销、特色农产品市集,推动"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南北山徒步挑战赛、千人骑行活动等全民健身项目,吸引汉、藏、回等多民族群众参与,城乡互动、民族共融的健身场景日益丰富。(二)多形式开展宣传月活动西城区于2025年4月30日—5月31日,以"融荣与共和美西城"为主题,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3+N"系列活动共815场,覆盖9.8万人次。4月30日,2025年北京市"三交三好铸团结"主题宣讲活动暨西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举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带动全区掀起先进典型宣传的高潮。西城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活动,通过民族政策知识培训、工作成果宣传展示、便民优惠活动等,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教育系统策划开展主题大思政课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征文绘画、技艺比赛、展览展示、主题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卫健系统走进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开展义诊活动33场次,惠及人数3000余人次,有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西城区携手民族文化宫推进京蒙合作交流,5月举办"党的光辉耀北疆京蒙携手绘华章"——2025北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三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汇报展系列活动,深入到部分街道、社区、楼宇等开展乌兰牧骑民族歌舞演出、非遗文化展示、农牧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有效促进京蒙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三)深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基础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湖南各校创新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学第一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五个认同"。长沙市3所小学举办"红领巾博物馆里的开学第一课",学生在博物馆思政智能机器人的引领下,以访谈、朗诵、合唱听故事等形式沉浸式了解党史、队史,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体验探索文化认同路径,长沙市仰天湖赤岭小学与桂花坪小学在新学期分别以"非遗"艺术体验和引入皮影戏、面塑等12种非遗项目迎接学生,湘西自治州湾溪小学的1600余名师生以蛇年习俗、剪纸、苗绣历史等非遗活动开启了"开学第一课"。湘潭市10多所中小学校在开学第一课集中播放"五红"系列微课,郴州市指导全市264所中小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通过讲好"半条被子"红色故事、举办"铸牢"主题微型授课,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手抄报、足球赛等活动,3.8万名师生参加有关活动。(四)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2025年春节,东莞市根据产业和人口特点,抓住春节旅游旺季机遇,用好本土非遗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资源,精心策划"新春·进莞来团聚"主题系列文旅活动,吸引各族群众来莞团聚、留莞过年,以旅游业为平台,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东莞市文化馆举办"潮流东莞·火柴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