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综述一域治,百姓安。基础实,天下安。自2020年5月我市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在省委政法委大力支持、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着力构建“体制现代化”,深入推进“五治”融合,坚决防范“五类风险”,我市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被中央政法委等10部委表彰为“全国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维稳工作经验在中央政法委第七次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上作了书面交流;滑县县委政法委被中央政法委表彰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一、科学谋划谱新篇坚持高规格谋划。试点以来,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袁永新、副书记王延青先后莅安调研指导。我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袁家健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要实现‘八个领先’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治理效能区域领先,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创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明海亲自指导推动试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坚持高起点规划。我市制订印发《XX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X的实施意见》等系列规范性文件,搭建市域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高频度推动。我市坚持先试先行、示范带动,先后组织召开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现场观摩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暨“平安智慧乡村”建设现场会、“三零”平安创建暨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推进会、平安智慧乡村(社区)暨“一站式”矛调化解中心建设推进会等,着力培育亮点、打造品牌,创先争优、整体推进。二、靶向发力开新局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党建活力。我市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以基层“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在村(社区)成立村级理事会、社区议事厅、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便民服务、矛盾化解等活动;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在物业企业开展“红色覆盖”计划,在“三无楼院”开展“红色管家”专项行动,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迈向新征程。构建治理体系,多方联动发力。在高标准建设市级综治中心和综治信息化平台的同时,大力实施县、乡、村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工程,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社会治理“全科网格”。通过在乡村大力推行“网格化+联防联治”微治理模式,在城市社区实施精细精准工程,构建起“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平安创建,提升治理水平。在全市开展“十百千万”平安创建工程,扎实开展“三零”平安创建,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群众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42.61%和54.93%,各类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6.64%,公众安全感指数进一步提升。全市平安村(社区)达标率85.3%,平安企事业单位达标率99.63%,命名平安示范乡镇(街道)19个、平安示范村(社区)70个、平安示范单位87个、平安和睦家庭1026个、示范网格35个、最美网格员59个,树立了一批示范标杆。防范化解风险,构筑安全格局。成立由市长任主任的市安委会,出台了《XX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XX市安全生产“事前预防”夯基工程实施意见》等,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2022年,面对首战奥密克戎,仅用12天就实现社会面“清零”、仅用22天就实现隔离点“清零”。在第五次、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上,我市作了交流发言,受到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三、合力奏响新乐章以良法促善治。组织起草并推动出台《XX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成为河南省首部、全国第二部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全市先后出台《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XX市政务服务条例》等9部具有XX特色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以巡察强堡垒。在全省率先开展并坚定推进巡察村(社区)工作,把巡察监督融入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