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三农”政策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提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思想;在城乡关系上,提出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糧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世纪之问:“我国粮食是不是过关了呢?”并给予回答:“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放松”的论断。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而确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重点部署党在近期和长期的乡村振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粮食安全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位置,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从长期的贸易顺差变成逆差,基本呈逐年增大趋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变幻莫测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相叠加,给我国的粮食供给链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农业尤其是粮食对全局稳定的重要性。他讲道:“这次是我主动提出要来讲讲的,目的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提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工作的指导方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世界20多个国家先后宣布禁止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出口,对我国粮食进口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宁可多生产、多储备一些,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以后逐渐形成的。1987年1月2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界定为“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制”。1999年全国人大修正的《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毫无疑问,在不同时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和完善的要点会有所差异。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体讲,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第二,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第三,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家家包地、户户务农,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实现形式。家庭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