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在逻辑与弘扬路径【提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为实践导向,以敢于胜利与不怕牺牲为坚定意志的精神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始终遵循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及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的传承发展基础上,经由中国共产党人斗争历史的淬炼,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实践中逐步生成。斗争精神要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要通过激发主体自觉、夯实思想基础、强化实践历练、营造环境氛围与构建长效机制的合力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光荣伟大的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高扬着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历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坚持敢于斗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正确认识并有效发扬斗争精神,从而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斗争精神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实践的精神风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的价值指引下,以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为实践导向,以敢于胜利与不怕牺牲为坚定意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追寻,展现着其斗争精神的丰富意蕴。(一)以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为价值指引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根本价值指引。而有些资产阶级政党尽管标榜自己是“全民的党”,但其一切工作、一切斗争的根本出发点则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与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分配。恩格斯曾对美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揭露道:“在这个国家里,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中的每一个政党,又是由这样一些人操纵的,这些人把政治变成一种生意,拿联邦国会和各州议会的议席来投机牟利,或是以替本党鼓动为生,在本党胜利后取得职位作为报酬。”[2]与之相较,历史与现实无可辩驳地确证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根本利益置于首位,其斗争精神的价值根基与利益归宿,在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历史上,“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3]。伫立于新的发展方位上,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以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以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为实践导向精神本身即涵有知行合一的内在品质,是对实践的昭示或启示。斗争精神在正确价值指引下,直接带动与促进共产党人的实践行为,内蕴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的实践导向。无论敢于斗争还是善于斗争,归根结蒂要在斗争实践中加以彰显,由此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才能展现其精神能动性。但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不是蛮干、硬干,而是能够将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相结合。以抗美援朝这一以弱胜强的光辉斗争历史为例,面对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的威♘胁,没有选择退缩妥协而是在全面考虑、深入分析后敢于出兵作战。同时党中央拖缆全局,积极掌握战略和战役的主动权,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敢于斗争直指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作为的实践勇气,善于斗争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灵活应对各种矛盾冲突的实践智慧,二者的相互促进、互为统一,正是党赢得斗争胜利的实践保证,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本质彰显。面对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斗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当以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的实践行动,有效发扬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