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业强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的推进会,既是贯彻中央和省市战略部署的落实会,更是向农业强县目标冲刺的誓师会。刚才,X港镇围绕渔港经济转型、X镇聚焦菊花全产业链升级的发言,展现了各镇区竞相发展的火热实践;水利局关于灌区现代化改造的规划、X村“小田并大田”的改革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农业强县建设的澎湃动能。当前,X正处于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关键跃升期,必须牢记总书记“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的殷殷嘱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抓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要筑牢根基,以“稳产保供”扛牢政治担当,让“黄海粮仓”成为国家战略的坚实底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产保供是政治责任。X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在端牢中国饭碗中彰显更大作为。(一)要守牢耕地红线,筑稳粮食安全“压舱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重要论断,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去年我们整治“非粮化”耕地1.2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8万亩,但部分镇村仍存在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不到位、地力透支等问题。要实施“沃土守护”行动,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数字化监管平台,对耕地流向实行全周期追溯。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希望田。(二)要深化科技赋能,点燃现代农业“新引擎”。农业现代化本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X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8%,但种源“卡脖子”、农机“无机可用”、农技“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依然突出。要实施“种业振兴”攻坚,支持大麦盐碱地新品种研发;推广“北斗+智能农机”应用,建设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完善“专家工作站+乡土人才”推广体系,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像鹤乡菊海园区那样,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控温控湿,把传统种植变成“数字农业”的典范。(三)要拓宽供给体系,构建食物安全“大格局”。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X兼具海洋、滩涂、平原多元生态,但食物供给结构仍偏重稻麦。要实施“蓝色粮仓”计划,推动远洋捕捞、深海养殖、水产品加工三产融合;发展林下经济,扩大菌菇、中药材等特色种植;推广“光伏+农业”模式,建设立体种养示范基地。让“海上牧场”“林中厨房”“空中菜园”共同筑牢食物安全防线。二、要振兴乡村,以“三生融合”绘就富春山居,让“鹤乡沃土”绽放和美乡村的时代光彩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必须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打造具有X标识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一)要精描规划“工笔画”,重塑城乡融合新形态。规划水平决定乡村品位。当前部分村庄存在“有新房无新村”、基础设施“城郊虹吸”等问题。要实施“多规合一”提升行动,编制镇村规划“一张图”,保留临海渔村的骑楼风貌、里下河地区的水乡肌理。在日月岛康养旅游区建设中,我们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让废弃盐场变身网红打卡地,证明乡土文化就是最好的规划师。(二)要深耕治理“责任田”,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乡村治理关键在激活内生动力。去年新坍镇“村民议事厅”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功实践启示: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群众的“大合唱”。要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推广“乡贤理事会”“道德积分超市”等载体,让村规民约从墙上走进心里。像洋马镇贺东村那样,用“五老调解队”化解土地纠纷,用“文明家庭”评选涵养乡风,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三)要擦亮生态“金招牌”,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X的生态本底是最大财富。尽管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但部分河道水质波动、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仍需警惕。要实施“生态修复”三年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建设“河长制”智慧监测平台。学习黄沙港渔港转型经验,把退渔还湿与生态旅游结合,让丹顶鹤翩跹的身姿成为最美营商环境。三、要富民强基,以“改革破题”激活内生动力,让“农民笑脸”成为振兴成效的最暖注脚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造福农民。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用改革创新的钥匙打开共同富裕的大门。(一)要壮大特色产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