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要历史节点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清醒预判,是“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斗争精神和奋斗姿态的再次宣示。1.“三个务必”彰显党的历史清醒历史清醒,主要是指历史主体对历史事实、历史经验、历史教训等的通晓明白。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何让我们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永葆“赶考”的历史清醒,正是“三个务必”提出的时代背景。“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历史清醒主要源于对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也曾遭受过重大挫折。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这两个历史决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为分清是非、坚持真理,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光辉典范。而且,善于把历史成功经验转化为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从“三大优良作风”“三大法宝”到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总结,从“四面八方”“两条腿走路”到“八字方针”的提出,从“三个有利于”“十个结合”到“十三个坚持和发展”的总结……我们党从历史富矿中挖掘到了无尽的智慧宝藏,增强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领导力量。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保持历史清醒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之所以能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和规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主要是因为创立和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开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主要是因为形成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观察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指南针”。“三个务必”的提出正是基于对新征程上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的历史风险、担负的历史使命的准确判断和清醒认知。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历史节点提出“三个务必”,就是为了防止党内因取得巨大成就而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居功自傲的心理、脱离群众的行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必须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复杂环境;必须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