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内在逻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为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我们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突出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对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对发展和安全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新形势下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发展和安全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是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发展是最大的安全,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二是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三是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既要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以开展武装斗争为主要任务,也把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开展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的同时,通过土地革命、建立军需民用工业、开展大生产等在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经济建设,突破敌人经济封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全面维护,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现实逻辑。一方面,从发展新特征来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从安全新特点来看,我国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越来越要求“总体安全”。发展和安全的新变化要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专章部署,鲜明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考量。“新安全格局”作为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一项长远战略谋划,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安全格局,“新”在何处?“新”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新”在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从我国国体和整体性质来看,我国的国体政体决定了党、人民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