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项整治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根据县委关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本人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密结合岗位职责、县域教育发展实际及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表现,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责任落实、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查摆,并逐项明确了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治建设方面。一是理论武装系统性不足,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理解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时,缺乏系统性规划。日常多是碎片化学习,参加集中学习时也未能深入钻研,导致对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实践要求理解浮于表面。例如,在学习文件过程中,只是机械地阅读文字,没有深入思考每项规定背后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深远考量。在实际工作里,遇到复杂问题需要运用八项规定精神指导决策时,无法迅速准确地从理论知识中找到依据,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指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二是政治站位存在偏差,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判断把握不精准。没有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对于党长期执政、巩固执政根基的极端重要性,仅仅将其视为阶段性工作任务。在看待一些作风问题时,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忽视了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次风险以及作风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性。比如,在参与单位内部的作风整顿工作时,当短期内看到一些不良作风现象有所收敛,就认为任务完成,没有持续关注后续是否会出现反复,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深刻认知,未能从政治高度去审视和推动作风建设工作。(二)履职担当方面。一是调查研究存在“盆景式调研”“打卡式调研”等形式主义倾向。在开展调研工作时,没有充分做好前期准备,调研主题不明确,目标不清晰。为了完成任务而调研,选择的调研地点往往是提前安排好、情况较为理想的区域,如同观赏盆景一般,只看到了光鲜亮丽的一面,未能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和群众的迫切需求。同时,调研过程过于仓促,只是走马观花地走一遍流程,简单询问几句,拍几张照片,就算完成了调研任务,没有真正沉下心来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导致收集到的信息片面、失真,无法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工作落实存在“虎头蛇尾”现象,重大项目存在“开工热、收尾冷”问题。在负责一些工作任务时,初期热情高涨,制定计划、安排部署都很积极,但随着工作推进,遇到困难和阻力后,就逐渐失去了干劲,对后续工作的跟踪督促不够,导致工作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时,项目开工阶段,各项工作都能高效有序开展,但到了收尾阶段,对一些细节问题和遗留工作重视不足,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协调解决,使得项目不能按时保质完成,影响了整体工作成效,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不良社会影响。三是行政效能存在“中梗阻”现象,跨部门协作存在推诿扯皮情况。在涉及跨部门的工作中,缺乏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过于关注本部门利益,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但又与整体工作紧密相关的任务,存在推诿现象,不愿主动承担责任。在沟通协调过程中,态度不够积极主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工作衔接不畅,出现重复劳动或工作空白区域,严重影响了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推进一项综合性工作任务时,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导致工作进度延误,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目标。(三)严守纪律规矩方面。一是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牛栏关猫”现象,重点岗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建立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制度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同用牛栏关猫,无法有效防范廉政风险。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岗位,如资金审批、项目招标等关键环节,监督机制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明确的监督责任划分。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权力运行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使得一些人员存在权力寻租的空间,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