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课讲稿:认识职工与企业命运与共的关系目前,“建设命运共同体、奋力作出新贡献”主题宣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打造和建设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要求各级组织必须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准确把握职工与企业命运与共的逻辑关系,将主题宣讲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主力军作用,筑牢命运共同体发展之基、责任之基,以新风貌推动“十四五”铁路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职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竭源泉。铁路的发展,离不开广大铁路职工的付出和奉献。截至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3.79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成绩的背后,凝结着数百万铁路人的智慧汗水、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他们当中,有刻苦钻研动车技术的沈阳动车段技术支持中心副主任唐云鹏,有手拿4本驾照、能开6种不同车型动车组的福州机务段动车车间动车组司机陈承仪,有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等等。正是由于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铁路职工不忘初心、自强不息、敬业爱岗、砥砺前行,铁路事业才能蒸蒸日上。企业是职工幸福生活、快乐工作的坚实保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只有企业发展了,职工才能共享发展成果。铁路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发展的红利,铁路干部职工是发展红利的直接受益者。近些年,职工收入持续稳步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干部职工“努力有方向、干事有舞台、生活有保障”。通过立足本职,创先争优,一大批铁路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广阔舞台。他们通过立足本职、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了人生价值、升华了人生境界。职工与企业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如果把企业比喻为航船,那职工就是水手。水手驾驶航船避开礁石、乘风破浪、安全前行,航船又能够为水手遮风挡雨,让航船安全到达目的地是他们共同的目标追求。从我们入职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和企业的命运就紧紧联系在一起,休戚相关、命运相连。近些年,铁路高质量发展让铁路人的自豪感、幸福感越来越强。“我是铁路人,我骄傲”,这已成为百万铁路人的情感共鸣。因此,我们必须与企业共担风雨、共享荣光,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以自觉的政治担当抓牢铁路安全工作,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切实维护铁路安全稳定局面。要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深入推进铁路改革创新,不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企业这艘航船运行得更快、更平稳。建设职工和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抓好“三个必须”。建设命运共同体,必须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要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从服务职工、组织职工、激励职工的角度做工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打通成长通道,选拔出优秀的管理和技能人才,深入开展“五小”活动、金点子征集,发挥劳模工作室的作用,为职工发展提供平台,为职工展示自我提供舞台,让每一名职工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激发出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建设命运共同体,必须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讲好生动鲜活的铁路红色历史课,引导职工深刻认识铁路改革发展辉煌成就与宏伟蓝图,深刻感悟铁路产业大军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进一步强化铁路人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要用铁路榜样的事迹感染职工、用铁路发展成就鼓舞职工,激发出职工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的自豪自信和奋斗新时代、作出新贡献的壮志豪情,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把个人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建设命运共同体,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关心关爱。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就会温暖一片人心。要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根本方针,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让职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与职工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困扰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要进行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关心职工、惠及职工的好政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