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05-11为推动本市交通综合治理继续取得新成效,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动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实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和“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治理理念,坚持“优化供给、调控需求、强化治理”一体推进的工作路径,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加快实现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强化全市交通“一盘棋”,加快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当好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二、主要预期指标到2022年底,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6%,市民45分钟以内通勤出行占比达到56%,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3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到45%,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1.8%,小客车车均出行强度下降到26.5公里,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4.11公里/平方公里,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控制在6.0以内,全市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稳步下降,确保城市交通运行安全、平稳、有序。三、重点工作任务(一)优化供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推进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1.优化提升既有轨道线网。构建全域快速轨道网,启动昌平线、亦庄线提速改造工程,完成15号线、房山线、燕房线提速改造前期研究;组织多交路套跑,推进6号线双向开行大站快车;提高瓶颈线段运输效能,深化1-八通线、10号线、4-大兴线列车扩编组可行性研究;压缩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完成1号线衙门口支线工程,启动5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加快高质量网络化运营,推进8号线与昌平线跨线运营改造项目立项,深化大兴线与9号线以及亦庄线与5号线、10号线联络线工程方案;推动轨道交通全网资源共享,编制停车资源和车辆检修资源共享规划,推进平西府车辆段示范项目建设;增加新开通运营车站,开通19号线北太平庄站、平安里站、太平桥站、景风门站4座车站,继续实施1号线福寿岭站改造,推动首都机场线增设望京南站项目立项;疏通换乘堵点,继续实施国贸站换乘通道改造工程。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重大项目办、市财政局、各有关区政府、京投公司、市地铁公司、京港地铁公司完成时限:12月底2.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各层级网络接口统一、系统装备和管理标准兼容,逐步实现一套体系、一网运营、一票通行、一站安检;启动实施东北环线和城市副中心线复线化改造、新改建车站、与城轨网衔接换乘等整体提升工程,加快实现公交化运营;深化研究城市副中心线(东段)与八通线在通州北苑南路加建换乘站以及与2号线北京站地下联通换乘和综合开发;开展平谷线与通密线、东北环线之间建设联络线预留接口的前期设计,加快推动市郊铁路接入城市轨道网;完成19号线列车加装双套/一体化兼容车载设备方案研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重大项目办、市商务局、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各有关区政府、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京投公司、市地铁公司完成时限:12月底3.构建轨道上的都市生活。强化站城融合,推进丽泽商务区等13个轨道微中心规划实施,在黄土店站(霍营站)打造本市首个市郊铁路微中心示范项目;开通苹果站♘A口、天桥站B口、农大南路站A口、十里河站K口,推动八通线通州北苑站A出入口改建工程,推进1号线四惠站、2号线安定门站增设电梯工程;建立工作机制,强化随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同步规划设计便民服务商业设施;既有车站新增20处便利店;在30个车站实施“信用+智慧安检”新模式,方便乘客快速进站。责任单位:各有关区政府、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发展改革委、市重大项目办、市交通委、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京投公司、市地铁公司、京港地铁公司完成时限:12月底4.加快轨道新线建设。开通昌平线南延一期(清河-学院桥)和16号线(玉渊潭东门-榆树庄)2条(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