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这次审计工作座谈会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召开这样一次审计工作座谈会,我认为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我到市政府任市长不到一年,有必要对当前全市审计工作情况做一次全面了解,以利于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赋予了审计工作全新的使命和责任,作为直接主管审计工作的领导有责任与审计机关共同研究落实措施,谋划好今后我市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以利于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刚才,玉文同志从三个方面对审计工作情况作了全面汇报,我感到很全面也很具体。今年以来审计机关在人员少、任务重的前提下,围绕全市工作中心,科学安排审计任务,合理调配审计资源,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抓重点,人防基金、农业综合开发基金、价调基金、物业维修基金、医保基金等专项资金审计,紫气大路立交桥、规划展览馆、东南生态新城植物园、暖房子工程等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卓有成效;二是抓难点,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税收征管审计和领导交办驻外办事机构、吉平宾馆、四平宾抓热点,通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执行单位审计严厉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有力地推动了作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通过加大审计监督和整改力度,使被审计单位的财经纪律意识不断增强,财务管理有效规范,违纪违规问题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对审计机关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市政府是满意的。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再扎实一些,再深入一些,力争全面实现全年各项审计工作目标。下面,结合玉文同志的汇报和几位同志的座谈发言以及全市当前的工作形势,就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我讲四点意见:一、要充分认识审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新思想,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不仅预示着党的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党的自身建设将发生重大转变,也预示着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将全面进入“新常态”。伴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和推进,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免疫系统功能的独特作用逐步凸显出来。为此,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等并列为党和国家八大监督主体之一写入全会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足以说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改革创新新形势下,在推进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加强审计工作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此,作为审计机关大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时刻牢记使命和担当,真正拿出勇气和魄力,通过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改进监督方式和方法,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审计工作挺在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的前沿,挺在法纪监督的前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政策落实“督查员”的作用,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振兴发展服务。二、要科学把握审计全覆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要实行审计全覆盖。也就是说,今后凡是涉及公款使用和公权力运行的每一项决策、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都要纳入审计监督范围,这既是战略目标,也是现实要求。但就目前各级地方审计机关现实的审计力量和能力而言,还无法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审计重点的关系,正确处理全覆盖与整合审计资源的关系,正确处理全覆盖与提升审计质量的关系,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实施有步骤、有重点、有深度的全覆盖。有步骤:就是要统筹规划,将被审计对象分门别类标明路线图和时间表,力争做到重点对象每1--2年审一次,一般对象3--5年一个轮次;有重点:就是要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心,重点覆盖中央和省市相关改革政策落实情况、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运作情况、民生资金项目执行情况、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情况和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以及三公经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