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就是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市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我市低空经济“振翅高飞”。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是涵盖低空飞行、航空制造、综合服务等多元业态的经济形态,是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开辟经济增长新赛道的重要领域。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低空空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正被加速发掘,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抢占新一轮科技与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举措。从国家层面看,低空经济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为空域管理改革与产业发展扫清了障碍,释放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不久前,*省委明确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先机”这一重大课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作为全省制造业重镇和区域交通枢纽,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发展低空经济正当其时、前景广阔。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放眼全球、立足*,审视自身、找准坐标,以超前的思维、务实的举措,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奋力开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深刻把握低空经济的战略价值谋定而后动,方能行稳致远。发展低空经济,首先要对其战略内涵和发展态势有清醒、深刻地认识。(一)低空经济是前景广阔的万亿级新赛道。随着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从传统的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向城市物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文旅消费等领域全方位拓展。根据权威机构预测,低空经济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未来5-10年内,其年均增长率可达20%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已达到约4000亿元而到2023年和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攀升。更有预测指出,到2030年,仅在物流配送、载人交通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惊人的水平。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谁能率先布局,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二)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增长极。低空经济并非孤立的产业,它高度融合了航空工业、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众多前沿科技,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低空经济,能够有效带动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进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例如,在*市,去年全市通用航空和无人驾驶航空制造业产值已接近20亿元,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标*、*等先进城市,其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在2024年均实现了超过27%的同比增长这充分证明了其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强大动能。我们必须将低空经济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低空经济是提升城市能级与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低空飞行网络的构建,将极大提升城市交通的立体化、智慧化水平,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运行效率。在城市管理方面,无人机在环境监测、应急指挥、安全巡防等领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公共服务方面,空中医疗急救、物资投送等能够突破地理限制,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可以说,低空经济的发展水平,将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肯定机遇和潜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面临的挑战。一是产业体系尚不完善。虽然我们有制造业基础,但在航空核心零部件、高端整机制造、飞控系统等关键环节,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产业链存在“断点”“堵点”。二是场景应用亟待拓展。目前的应用多集中在传统领域,高附加值的商业化应用场景,如城市空中交通(UAM)、大规模无人机物流等尚未形成规模,产业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三是要素保障仍需加强。低空空域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的飞行服务保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