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当助力xx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排头兵---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专题党课同志们: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高标准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之际,今天,我们以专题党课的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一书。目的是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再学习再思考,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理解,更加深刻的认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更加深刻的认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命题。矢志不渝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立足资源规划实际,全面助力xx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奋力作出资源规划新的更大贡献。近段时间,我通过个人自学,认真通读了2遍《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这部重要理论书籍,学习过程中,我感到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与我们资源规划工作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鞭辟入里、深入浅出,“越学越感到解渴、越学越觉得清晰”。我感到,每一名从事资源规划工作的同志,无论哪个级别,哪个岗位,只要用功学、用心悟、用情做,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工作的方向、找到前进的力量、找到问题的答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认识和体会。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拥护者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2015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强调城市工作要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2019年11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深化了对“人民城市”的理解。2020年3月,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2020年4月,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可谓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我们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领悟,要把学习成果转换为推动资源规划工作的实际行动。一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化各级党委领导责任。要加强干部培训,提高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尊重群众诉求,千方百计谋求城市健康发展、增加市民福祉,要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规划设计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系统思想体系,为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要深刻把握做好城市工作的要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他指出:“目前,城镇建设中出现了不少老百姓诟病的问题,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争盖高楼,整个城市遍地都是工地;城市建设缺乏特色、风格单调;一些城市贪大求洋,一些干部追求任期内的视觉效果;一些城市漠视历史文化保护,毁坏城市古迹和历史记忆;一些城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不配套,给市民带来极大不便。这些问题,既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