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准确把握地域特点不断推进政法工作创新发展我省地理位置特殊,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陆地边境线和海岸线数千公里,国家级口岸和边境贸易点多,走私活动较为猖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逐步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特分子活动的重要方向,各级党政机关面临的考验更为直接。各级政法委紧紧把握地域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确保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和纯洁巩固。一、针对驻地复杂的社会环境,强势抓好预防犯罪综合治理政法委要发挥主体功能,帮助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免疫力”,积极主动抓好预防犯罪综合治理。一是强化教育灌输引导。组织开展《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学习教育活动,切实使各级熟悉《条例》内容,明确规定要求,严格依法办事。结合开展“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抓好五项治理,提高五种能力”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化警示性法制教育,把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剖析犯罪分子价值观偏移的过程及原因,引导同志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狠抓隐患排查整治。每季度开展一次案件隐患排查,对重点部门管理、人员思想管控、信息保密管理、区域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苗头和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时整改,确保安全。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从预防打击犯罪、信息安全保密、自身安全防护等方面建立健全政法工作方案预案,努力实现一种情况多种预案、一种预案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应急应变能力。三是严厉打击违法活动。坚持打防结合、以打促防,及时查处重大案件和问题,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防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隐情不报,降格处理。加强与公安机关协调配合,建立案件侦查协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活动,切实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纪问题和刑事犯罪案件。二、针对敌特分子的腐蚀拉拢,深入扎实开展隐蔽斗争工作以防范关键岗位人员被腐蚀、制度措施被弱化、技术防范手段被破坏为重点,深入开展隐蔽斗争工作。一是扎实抓好政治考核和思想考察。把好入口关,抓好政治考核复查工作,加强新入职人员和重要敏感岗位人员的经常性思想考察,不适合人员及时调整调离。制定下发《政治考核暂行规定实施办法》,扎实开展核心岗位人员政治考核严格落实定期考核、专项考核、跟踪考核和经常性思想考察制度,领导干部每年报告个人事项,建立完善政治考核数据档案库。二是深入开展社情民情调研。随着XXX开放开发和XXX博览会永久落户,驻地人员流动量不断增大,“三资”企业、境外人员、涉外婚姻逐年增多,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坚持每年对周边社情民情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了解,重点掌握社会治安、营业场所、宗教活动、流动人员和三资企业等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定期分析汇总,切实掌握社情民情底数,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积极主动抓防范。三是主动搞好相关部门协作。加强与公安、安全、维稳及610办公室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建立隐蔽斗争协作机制,定期进行情况信息研判,对网上敏感有害信息进行全天候监测,严密防范渗透破坏,严密防范敏感信息被炒作利用。紧紧围绕地域安全把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做,不断深化隐蔽斗争协作和军民联防联治工作成果,重点在创新协作机制、创建平安社区、净化安全环境上下功夫、见成效。三、针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积极调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诉求不断增多,各级后院后路后代的问题矛盾突出。我们要积极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各种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切实帮助大家消除后顾之忧。一是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坚持把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调解作为党委工程、维稳工程和基础工程,深入抓好普法教育,组织法纪教育巡回宣讲,发动政法干部广泛开展“送法下基层”、“我为群众讲一课”活动,发挥网上“律师在线”、法律服务热线的作用,为同志们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解决涉法问题。二是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维权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维护合法权益。各级政法委把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摆到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