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委发言:党建引领谋全局,凝心聚力促发展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紧扣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要求,对标标杆学院“双创”工作“五个到位”,健全完善层层落实、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持续深化“党建+”育人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形成了“提升能力、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的特色党建工作模式。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升党建能力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积极落实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政治保障。一是严把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院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提升政治能力。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要求健全学习制度,突出“研讨学”“实践学”“专题学”,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党委对重要事项参与决策职能。完善党委负责人参加教学及学术委员会、学生工作例会的工作制度,形成学院党委参与制定政策、协调落实、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作格局。实行党委委员、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联系党外人士、联系优秀人才等制度,围绕学院改革发展和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点事项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党建与学科双发展共促进。以思想建设为根基,凝聚发展合力学院党委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以打造“学习型”党委为宗旨,以提升党委自身建设科学性与创新性为目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学习教育常态化。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教职工—团支部”四个层面的政治理论学习体系。认真开展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宣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建团100周年讲话精神和在安徽、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等。二是实践活动多样化。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党建+”育人工作机制,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百名师生讲百年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党团同频共振等为抓手,将党建工作与重要时间节点、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师生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三是榜样示范体系化。学院党委始终把提升育人质量作为标杆学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1年1名教师党员获得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第七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2021年获得“十佳大学生”1名,学习标兵2名,先进班级3个,“学霸之星”优秀宿舍2个;近两年,学生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屡获佳绩,其中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40余项;在2022年校党委“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优秀共产党员6人,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以组织建设为驱动,激发育人活力学院党委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做到有方案、有实施、有效果。一是深化组织建设成效。学院党委把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形成“重点培育、分层推进”的模式。工程管理系教师党支部作为校第一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已完成验收;学生第四党支部成功申报并获批学校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二是抓实师生支部建设。优化学生党支部结构,以专业为依托纵向设置学生党支部;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2022年上半年完成四个教师党支部换届。三是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