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战略路径新形势下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州专用汽车(以下简称“专汽”)产业主要包含消防车、消防洒水车、高空作业车、清障车、扫路车、油罐车、爆破器材运输车、医疗救护车、多功能一体化野外餐饮车等的生产,经过多年积淀,已成为随州第一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自2007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以来,随州市已经成为我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区域集中度最高的产业基地。然而,随州专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总体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新形势下随州专汽产业要紧盯供给层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以新的发展理念统领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局。一、以创新作为引领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随州专汽企业应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以技术研发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以新技术研究、新材料应用、新產品开发和新工艺设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创新能力[1],从而在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可控,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裂变式发展。(一)加大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重点车型的研发随州专汽龙头企业应逐年递增在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方面的研发投入,着重研发先进的内燃机、自动变速器、机电耦合装置、电控系统、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芯片、智能网联、新材料以及整车应用等,大力开发轻量化罐式车、特殊功能车、重型运载车、新能源专用车等新产品。通过掌握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保证产业健康、持续性发展。(二)加大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投入,建设高标准生产车间随州专汽企业要面向高端科技前沿,提高智能装备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工技术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数控加工机床、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中心、德国长玻纤注塑机、美国罐体柔性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设备,让企业用高端设备生产高端产品。目前,随州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已经加大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综合协同应用,如,齐星集团的罐体焊接机器人智能制造、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专汽自动化专用车生产线和涂装线、东风随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车轮机器人高端装备等。(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增值循环的关键。随州专汽企业要从人才引进培养、产研学融合等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全方位高质量的供给体系。一要强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第一,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专汽企业应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内部供给与需求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规划,改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使用及开发状况,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同时,对于本企业可能出现的人才资源供需失衡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从而为企业及时把握新机遇提供有力支持。第二,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可设立人才激励基金,提高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包括工资、住房、生活福利、保险等。对于科技人才申报的科研攻关、自主创新等科研成果转化后市场表现优秀的,要进行物质奖励、宣传与表彰,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的潜力。此外,各专汽企业应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氛围,各企业间可以联合举行座谈会、联谊会等文娱活动,增进企业间交流,增强员工对企业、对随州的归属感。第三,完善人才发展体系。首先,要多渠道引进技术人才。专汽企业可组团去人才聚集或高校密集城市参加校招聘会或大型人才招聘会,招揽科技型人才;对于一些企业急需的♘高、尖、精、缺或招聘活动匹配难以实现的人才,可通过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精准挖掘。同时,要加大与本土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通过“委托培养”“顶岗实习”等模式实现“定制式”人才培养。其次,要加强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企业可每年有计划地对科技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如在企业内部举办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学习班,与知名学府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高级技术研修班。可以邀请国内外名师来企业授课,也可以邀请行业内科技精英人才指导企业科技人员。二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