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三重逻辑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如何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他同时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最大的政治成果,就是总结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逻辑缜密,是对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实现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入了新境界,是新时代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丰,聚焦背景、内涵、意义等方面。但是前期相关研究主要是对具体观点进行总结,相对缺乏大跨度的逻辑梳理。为此,从理论维度、时代维度、价值维度上深化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研究,对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党的百年民族工作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二、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理论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赓续与发展,是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吸纳与升华。(一)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赓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捍卫和发展者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集中体现在对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等方面。其一,民族是一定的历史范畴,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紧密相连,私有制是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产生的根源,解决民族问题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其二,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其三,各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民族而长期生息繁衍,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优点和特点。其四,民族差别、民族问题将存在很长时间。民族消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五,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对民族问题的认识不应局限于民族现象本身,它既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也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的进程中获得解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我國民族理论的源头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赓续与发展。其一,依据民族问题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规律,坚持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将民族问题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进行审视,寻求破解民族问题之道。其二,坚持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三,坚持将民族平等团结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旗帜,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团结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