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交流发言: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激发基层人大工作新活力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XX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中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我们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履职阵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创新代表履职载体,深化代表工作,有效提升了代表履职实效,推动代表在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激发基层人大工作新活力。下面,我就相关工作情况作汇报交流。一、强基固本,夯实基层人大组织建设基础加强组织建设是推进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筑牢组织根基,才能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此,我们以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为双引擎,全面提升基层人大工作水平。(一)配强专职工作队伍,提升基层工作效能。一是实现人员专职化管理。全市各乡镇(街道)人大主席、人大工作人员全部实行专职配备,彻底改变以往兼职过多、精力分散的状况,确保专人专岗、专心履职。二是完善办公条件保障。为各乡镇(街道)人大配置固定办公场所,配备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齐全办公设备,打造标准化办公环境,有效提升工作便利性和规范性。三是建立人员管理制度。明确专职人员岗位职责,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日常管理,促使基层人大工作人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二)强化学习培训体系,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一是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集中学习,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人大工作政策法规等,让代表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二是开展多层次集中培训。每年组织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人大专干开展两次集中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升整体业务素养。三是创新学习交流形式每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邀请两名乡镇人大主席列席,安排人大主席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工作述职并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以述促学、以评促干,增强代表履职意识。(三)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提升整体工作质效。一是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对基层人大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乡镇人大主席工作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制度遵循。二是规范工作流程标准。明确人大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流程,从选题、组织实施到成果运用,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工作规范有序。三是强化工作督促指导。市人大常委会定期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基层人大工作提质增效。二、创新载体,拓展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强履职阵地是提升代表履职实效的重要支撑。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构建线下实体阵地与线上智慧平台相结合的履职服务体系,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全方位保障。(一)规范线下阵地建设,打造代表履职主平台。一是推进“一家一室”标准化建设。按照“八有”工作要求改造提升“人大代表之家”14个、人大代表工作室46个,统一标识标牌、制度上墙、设施配备,让“家室”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二是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一家一室”年度工作计划、活动开展情况展示等制度,规范活动组织、记录、归档等流程,确保阵地运行制度化常态化。三是丰富阵地活动内容。依托“家室”组织代表开展学习交流、接待选民、议事协商等活动,让代表在阵地中更好地倾听民声、汇聚民意。(二)推进线上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履职新载体。一是建成“云端”工作平台。开发“XX人大”App,将代表信息管理、议案建议管理、履职管理、代表培训等业务线上化,实现工作流程数字化、便捷化。二是拓展平台功能应用。通过平台实现代表建议在线提交、办理、答复和评价,代表可实时查看办理进度,办理单位能及时接收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数据整合分析。利用平台数据资源,对代表履职情况、建议办理成效等进行分析研判,为改进人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三)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履职服务质效。一是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线下“家室”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及时上传至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办理;线上平台的工作动态、培训资源等,通过线下“家室”向代表推送形成互补互促的工作格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