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主题教育 林秘书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里的“时间美”.docxVIP专享VIP免费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里的“时间美”.docx_第1页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里的“时间美”.docx_第2页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里的“时间美”.docx_第3页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里的“时间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变身“倒计时器”,从“雨水”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每个节气都配以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将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和浪漫美学传达给全世界。这些古诗词出自何处?你读懂了其蕴含的“时间美”吗?节气里的“诗情画意”北京冬奥会开幕那天恰逢立春节气,当一帧帧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画面和诗词出现时,人们不禁感叹:“这是最美的中国文化。”其中的古诗词更是与节气风景相得益彰。为解读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词的魅力,记者专访了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曹旭。“古人将一年365天划分,将四季划分,并制作成一张24个节气的轮回表。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他说,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人对天地、自然和四季的认识,并提醒自己,以特有的“时间节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天地宇宙、自然四季互动。在他看来,这张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表,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风景的关系,人和农业生产的关系,人和社会体制的关系(包括祭祀活动等),因此,中国诗歌的总体性质和语言的节奏就与此有关。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的节气配诗举例。雨水节气,配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雨水节气正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的时节,渐渐进入“可耕之候”,春雨在夜里悄悄随风而至,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清明节气,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选自唐代杜牧《清明》,它已是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的诗句之一,提醒我们追思故人的时节到来。与春天相比,夏天的诗词又是不一样的风情。夏至节气,配诗“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描绘了夏至节气的风情景物,“绿筠”是翠竹,竹子刚生出的竹节还带有白色的茸粉,而圆圆的荷叶开始散发芳香,竹与荷给了人们夏日清凉的意境。大暑节气,配诗“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如此炎热的夏季,诗人想着如何避暑,他在子夜看到星河皎洁,月光澄明,还有其他季节看不到的萤火虫。白露节气,配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又是一首众人颇为熟悉的诗。白露节气的夜晚,令人顿生寒意,杜甫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宋代陆游《时雨》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又描寫了芒种时节的热闹景象。北京冬奥会开幕前最后10秒,倒计时加快,画面中是山水中国的盛景,节气流转,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倒计时的最后一秒留给立春。二十四节气,充分舒展了中国式的诗情画意。诗人与节气都是自然的语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个节气,连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曹旭将二十四节气形象地比喻为人在一年中要走过的24个车站。长途汽车一年要开365天,经过24个车站。4个大站即春天站、夏天站、秋天站、冬天站;这4个大站,又被细分为24个小站,每15天左右就到达一个小站。每一站的时令、气候、物候、风景等都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人是自然和节气的一部分,诗人也是自然和节气的一部分。”他说,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的语言,所以,诗人就用文字、用诗歌的语言,来对应自然的语言和节气的语言。诗人其实也是在叙述、描写和抒发不同节气到来时的情感。而这种表达,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内容。譬如,诗人是自然的孩子,面对自然,他有话要说,有感情要抒发。对自然景物、自然生态要赞美,要高歌,而变化的四季就是诗人不同的“诗歌锦囊”。自然里有风景,有气温,有与其匹配的花朵、花束,春天的牡丹、夏日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日的梅花等,万花千草都是四季的“代言”,古往今来的诗人,写不胜写。诗人抓住了这些花草描写,让诗歌成了四季里24个节气的象征。这些就是节气诗很重要的内容。再比如,二十四节气里包含的诗歌因素,除了气候等自然因素外,还包含社会因素,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