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研判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刚才,各相关部门通报了数据,部分乡镇和单位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很有启发。下面,我围绕当前形势和全县实际,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直面问题,在辩证分析中坚定信心(一)总体态势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上半年,全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产业突破年”“项目攻坚年”目标,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超预预期:主要指标稳中向好。GDP同比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均保持良好态势;结构调整提速换挡。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农旅融合初见成效;项目建设支撑有力。省市重点项目进度超序时、投资增幅亮眼,招商引资、签约落地均有突破;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就业稳、社保强、服务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二)攻坚克难中积累了有益经验。能在复杂环境中稳住大盘,关键得益于“四个坚持”:坚持政策靠前发力,抓住窗口期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助企政策;坚持项目滚动推进,健全“项目专班+调度机制”,确保重点工程高效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增高企、科技企业双双增长,数字经济动能持续释放;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风险防控、安全生产、基层治理等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三)问题不容忽视,危中更需思变。当前经济运行仍存在短板和隐忧:工业增长乏力,传统产业受限,新兴动能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消费复苏疲软需求不足与信心不足相互叠加;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刚性支出与收入增长错位;要素保障趋紧,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瓶颈突出。问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必须高度警惕未雨绸缪。二、研判形势、抢抓机遇,在明晰方向中精准发力(一)辩证看待危与机,增强信心与定力。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动能不足,挑战前所未有。但也要看到,改革持续深化,政策红利释放,国家支持导向更加明晰,为地方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就我县而言,产业基础扎实、资源禀赋独特,改革平台叠加、项目储备丰富,具备破局突围的坚实基础。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主动作为、乘势而上。(二)突出“三个聚焦”,明确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升级,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全年技改项目个以上,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家以上;培育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加快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产业落地成势;发展服务业“融合提质效”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元化。聚焦项目攻坚,培育增长新动能。狠抓项目谋划,强化政策对接、精准谋划,储备项目投资总额超*亿元;加快项目建设,确保三季度新开工项目个,全年完成投资亿元强化要素保障,推进“标准地”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引育关键人才。聚焦民生改善,厚植发展新优势。稳定就业形势,新增城镇就业人,技能培训人次;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中小学所、养老床位张,基层医疗服务提档升级;确保安全稳定,抓好安全生产、防汛抗灾、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三、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在担当作为中形成合力(一)拿出“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推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任务一项一项落实,责任一层一层压实;健全“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动态跟踪、对账销号;对落实不力、推进迟缓的部门单位严肃问责,绝不搞“纸上落实”。(二)强化“店小二”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水平;实施干部包联机制,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当好企业“服务员”“知心人”;强化市场保护,严打违法行为,构建清亲政商关系。(三)锤炼“硬作风”,锻造过硬队伍。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攻坚,坚决摒弃“等靠拖”;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不搞“虚假繁荣”;提升专业能力增强经济工作“硬功夫”。(四)汇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