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服务大众XX区着力推进“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XX区以“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被中宣部定为全国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更好地体现了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的成效。一是“两中心一平台”一体建设。精心选址服务群众机构集聚的永基城建设“两中心一平台”,永基城南区一楼大厅建设LED大屏,设置“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二楼建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面积5000m2;三楼、四楼建设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面积6000m2;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使用作为“两中心”融合发展的有力衔接,推动“学习强国”元素贯穿到“两中心”建设的全过程。二是“两中心一平台”特色打造。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公司,精心规划设计。在“两中心一平台”的建设地济宁市永基城设立大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标识和“学习强国”宣传玻璃幕墙,成为XX宣传文化工作新地标。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政策宣讲及群众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中心、数字指挥中心、基层实践指导及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及培训中心等5个功能区域,习语强国、红色光辉、非遗展示、蒲公英之家、镇街风采等23个分展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分展区域设置“学习强国”展示区,装置“学习强国”卧式一体机10余台,展示“学习强国”平台刊发稿件;建设“学习强国”线下阅读区,购置相关图书1万余册。XX区融媒体中心内设指挥调度中心、全媒体演播厅、高清机房等设施设备,区内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全流程打通,央视频、人民视频、新华社现场云三大央媒平台成功入驻,高水平实现全媒体发布。三是“两中心一平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两中心一平台”空间相邻、线上相融、资源相通的独特优势,打通“两中心一平台”运行各个环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互联互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融媒体中心提供创作素材,融媒体中心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场地设施及志愿队伍,组织策划各类活动。今年以来,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累计开展百姓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非遗直播等活动320余场,融媒体中心制作原创视频110余个。融媒体中心与学习强国互联互通:XX区融媒体中心组建“学习强国”供稿队伍,把创作生产的融媒产品及时上传至“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强国”平台的相关稿件又通过区融媒体中心进行二次宣传,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今年以来,融媒体中心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稿件300余篇。同时,通过“XX融媒”客户端对“学习强国”平台刊发稿件进行二次传播。学习强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互联互通:全市首台“学习强国”积分兑换机落户XX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借鉴“学习强国”刊发的各地经验做法,精心策划开展“幸福食堂”、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系列活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学习强国”推广使用志愿服务,推广注册学员28万。“两中心一平台”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共融、共促的良好局面。四是“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不断延伸。持续深化“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通过“三个延伸”,不断提高“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一是向基层阵地延伸,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习强国”线下阵地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河书屋”建设结合,植入“学习强国”元素,建设打造“学习强国”线下阵地30余处。推动镇街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六有”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区融媒体中心专业队伍跟进,制作融媒产品。今年以来,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场。二是向镇街网格延伸,锤炼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实施宣传工作网格化,依托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推动网格员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者,赋予网格员宣传工作“八大员”身份,打通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力量,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更好地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队伍走基层、到一线,深入报道疫情防控、扶贫济困等志愿活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