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2年主要工作和成效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泗阳发展进程中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多轮冲击和超出预期的多重压力挑战,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8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亿元、同口径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02位,上榜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两河”廊道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国家“山水”工程,耕地保护等3项工作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学用结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泗阳落地落实。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长期战略任务,深刻领会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动全县政府系统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专题召开县政府党组会、常务会集中学习,深入村居、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宣讲活动,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战略、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学透、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对标对表。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定向引航,自觉把工作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明晰新时代泗阳发展中心任务,以“四化同步共同富裕”为总抓手,统揽泗阳现代化建设全局。推动落实见行见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泗阳大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成效。二是坚持精准施策,经济发展在应对挑战中稳中提质。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动经济全面恢复、稳健发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搭平台、引龙头、优服务,深化“1+555”招商机制,成功举办北京、广州、苏州等地投资说明会,新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6个、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桐昆恒欣二期、华泽功能纤维等4个投资超50亿元项目成功落地实施。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健全重大项目“县级统筹、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定期组织集中开工、现场观摩、帮办会办,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65个、新竣工50个,国望高科一期、海聆梦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60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入库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市场消费加快复苏。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出台助企纾困“十二条”,安排各级涉企扶持资金2893万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18.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8万户。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投放惠民消费券2800万元,拉动消费超过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8亿元。出台“房十条”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新竣工住房面积170万平方米,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06万平方米。三是坚持链群重塑,产业转型在推动创新中成势见效。突出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坚定不移调存量、优增量、提质量,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主导产业巩固壮大。深入实施百亿级产业培育工程,“2+3”主导产业集聚成势,实现开票销售353.4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县比重超60%。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深入推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聚力打造纺织服装、化纤织造等10条优势产业链,产值突破490亿元,3户企业入选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5321”工程深入推进,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户,新增开票销售超2000万元企业88户、超亿元企业20户,芮邦科技、中利集团等企业开票销售首超10亿元。“智改数转”纵深拓展。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免费诊断企业154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达40%。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新培育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5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