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及实践路径“讲好中国故事”是党在新时代围绕国际传播工作提出的重要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就中国故事进行简单的叙述,而是要通过讲故事“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所蕴含着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当前,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以绝对的发展优势日益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央。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举旗定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等重要使命,需要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进行时代解读,系统把握、厘清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及实践路径。“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我国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呈现形式,是主动把握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的运行方式。立足新时代,对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意义及价值的理解不仅要着眼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还要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价值认同的高度进行系统把握。1.“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国际话语权”又称“国际发言权”,表现为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通过话语抛出提案、引导议题设置及阐发问题解决方案的资格和权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性地解决了“挨打”、“挨饿”等历史问题,而如何改变“挨骂”的现实境遇,如何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成为党的一项长期任务及系统工程。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决心与勇气,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与担当,蕴含着人类命运与共的智慧与责任,圆融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是解读当代中国的重要匙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为国际社会认识与了解中国设定一个独特的视角,进一步澄清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误读、误解、误判,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形成正确认知,把双向理解转化为人类真挚的情感认同,从而使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以正确匹配。2.“讲好中国故事”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自评”及国外公众“他评”的综合认定情况,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科技等多方面在自我认定或与异国交往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公众留下的总体主观印象。“讲好中国故事”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国际社会舆论对中国的正面评价虽较以前有所上升,但还存在较多的误解和偏差,那些负面论调一旦形成势头,必然会削弱我国的整体形象。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好的故事及传播手段的支撑。“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通过主动设置叙事议题、优化叙事内容、建构话语艺术,以“故事性”、“情节性”、“情景性”、“艺术性”展现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在与国外公众互动中形成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认同,在获得肯定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3.“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价值认同的重要手段。价值认同是国外公众对一国的政治理念、制度与政策、价值观念的情感和态度,并表现在个体的信念与行为中。中国故事作为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表达与价值呈现的重要脚本,是中国政治文化、核心价值的具象再现,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人民奋斗圆梦、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诸多伟大实践。这其中既蕴含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奋斗历程,也擘画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美好愿景。“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特定的叙事手段,以当代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进一步实现了我国主流价值的主动宣介,逐步促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核心价值的理解,形成广泛的价值体认,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不仅关系到中国故事“何以表征”的理论问题,更关系到“中国故事”所内蕴的思想“何以价值化”的实践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不是随心所欲的口头叙事,而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