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CR-2022-01029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和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为提升湘潭油茶品牌价值,促进油茶全产业链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粮油安全,根据《湖南省油茶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财政支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33号)精神,结合湘潭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坚持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业扶持为重点,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推进油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市域品牌,形成开发水平高、综合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油茶产业。(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企协联合。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政策支持、舆论宣传等作用,构建油茶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群策群力,着力挖掘产业潜能,营造良好市场环境。2.坚持示范带动,集群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标准化基地示范作用;推进标准构建、质量监管、产品溯源、产品认证等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融合,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优化现有资源,以点带面、区域联合,构建油茶产业集群。3.坚持分类施策,协同推进。积极争取国、省政策资金支持,引领带动油茶产业发展原动能,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市场供给和需求分类施策,推动以产品质量升级、产业链条延伸为导向的产业发展路径,形成分类发力、产销融合、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4.坚持科技支撑,品牌引领。发挥科技在产品发展和产业赋能中的关键作用,加大科技服务油茶产业力度,着力提升油茶丰产栽培、科学管护能力,通过产品创新研发,高值化促进油茶综合利用,形成一批具有产品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的产业品牌。(三)工作目标通过巩固种植业、优化加工业、培植销售服务业,协调推进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定新造,积极改造,加强抚育,实施油茶丰产林建设;提升加工企业设备和工艺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湘潭茶油”品牌体系,深化“公司+基地+农户”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经营主体有活力、企业资源有保障、乡村集体有动力、林农群众有实惠”的现代化油茶产业新格局。从2022年起,力争通过5年时间,全市油茶林总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其中高产油茶林面积达到35万亩,占比超过50%,油茶籽年产量达到2.5万吨;培育油茶规模性市场主体10家以上,重点培育5家骨干龙头企业,建立集油茶籽收购、贮存、销售、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易中心2处;提升茶油精深加工能力,茶油年产量达到0.5万吨,其中精炼油0.2万吨,占比达到40%;拓宽茶油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油茶种植、采摘工程装备使用率达到45%;大力发展油茶林下经济、生态文化旅游,充分发挥油茶产业综合效益,分别打造油茶生态观光园和油茶文化主题园各1个、油茶特色小镇2个,油茶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二、主要任务(一)建设标准示范基地,实现种植扩面提质1.根据全市林地资源现状,采用成熟、稳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造高产油茶林,通过加强更新、抚育和品种改良改造低产油茶林,推广水肥一体化、无公害防控等技术,进一步优化油茶林地林分,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牵头单位: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2.培育打造油茶特色小镇,建设1个10万亩油茶示范片(射埠镇—谭家山镇),4个5万亩油茶示范片(中路铺镇—花石镇、潭市镇—虞唐镇、金薮镇—月山镇、云湖桥镇—龙洞镇),各示范片分别培育1~2个特点鲜明、交通便利、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油茶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形成集约高效高质的油茶产业综合发展圈。(牵头单位: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