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近年来,XX区围绕文化强区目标,利用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按照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再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思路,持续推动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等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行有效整合,特色产品、民间技艺、影视制作等文化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为旅游注人红色历史、乡愁乡韵的灵魂,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经验做法XX区“三山一水六分田”,森林覆盖率达36%,松X江水、饮马河水穿境而过,山川形胜,烟村云树,交通便捷,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基于此,XX区以“合理规划、充分融合、传承发展”为原则,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的深厚积淀,探索形成了创新与开发同步、文化与旅游结合、生态与发展并重的文旅产业发展新途径。(一)生态优先,项目带动,打造文旅综合发展试验田结合各乡镇(街)地域资源特色,做好文旅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立足“红色文化、休闲文化、冰雪文化、影视文化”四轮驱动,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1、护好“传家宝”,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村史馆等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为乡村游注人红色基因,为群众思想教育、价值体验提供丰富载体。深人挖掘东北抗联文化资源,建设“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总占地面积20964平方米,设置红色印记展厅、罗明星事迹展厅、东北抗联精神主题体验区、国防教育军事体验区等功能区,整体建设在凸显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与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旅游资源相融合,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性教育、文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使域内外广大干部群众能够在近距离的参观、体验中,熟悉革命历史,汲取精神力量。目前,纪念馆已经吸引域内外500余家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前往开展党日活动或进行参观体验,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波泥河街道清水村、龙嘉街道红光村村史馆,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展现乡村历史变迁、改革精神和振兴成果,从一个村的变化这一细微视角反映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程,弘扬了基层农民勤劳勇敢、爱土爱乡、开拓进取的历史精神,激励广大群众传承历史责任、贡献创造热情,共建美丽乡村。2、助推“百姓富”,打造休闲文化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大项目为引领,通过资本下乡、人才进村,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2019年成功引进投资50亿元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已经建设完成,二期将建设马鞍山森林康养公园,定期举行丰收节、农事运动会、二十四节气民俗体验、沉浸式灯光秀等活动及演出、为乡村游提供文化特色项目支撑,打造四季旅游目的地、引导群众靠山吃山、稳步增收。波泥河街道清水村以“金色家园”苗木示范园区为引领,建立起“苗木花卉博览观光产业同”、在原有苗木花卉产业的基础上,把整个乡村打造成艺术涂鸭村、院墙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艺术涂鸦作品干姿百态、引人瞩目,为清水村增添了一份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地域特色,真正做到“产村一体、冬夏双宜”、成为了远近皆知的网红打卡村、目前,清水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450公顷、生产经营户达6000多户,带动当地以及周边农民就业5万余人次。3、亮出“特色牌”,做强冰雪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助推庙香山温泉滑雪度假区建设、放大冰雪文化优势。把水幕电影节、马拉松赛、森林音乐节、冰雪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与庙香山冰雪旅游结合起来,丰富冰雪游的载体和形式,吸引更多的群众投人到冰雪运动中来。目前,庙香山滑雪场共有中级雪道和初级雪道8条,单板公园3个,雪道总长度达20多公里。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旅游的规模和效益在全省排名第3位,居长春市第1位,已成为吉林冰雪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展示地。下一步,XX区将持续打造“温泉+冰雪”的最佳业态组合,计划建设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冰雪温泉小镇,主要以“中日俄蒙朝韩”等东北亚文化、民俗、建筑、商业元素为主,从“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