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干、严”中砥砺初心使命——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心得体会为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在“十四五”收官冲刺、“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发出的政治动员令,是一场直抵思想、触及灵魂的政治洗礼。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讲政治、强党性、重实干的高度,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真学真悟筑牢信仰之基,以实心实干夯实担当之责,以严守严防涵养清廉之风,持之以恒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取得实效。一、在“真学真悟”中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一是坚持以学为先,筑牢信仰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的思想之舵稳不稳,关键看理论学习扎不扎实。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核心要义,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淬炼忠诚的底色,切实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二是强化警示教育,夯实思想防线。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清醒剂。要把学习教育与警示教育有机结合,深入剖析典型案例背后的思想根源、制度漏洞和作风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守规矩。通过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在行动上知行知止,真正把纪律规矩刻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三是厚植理论素养,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将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深刻理解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在理论学习中校正思想坐标、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政治能力,努力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理论上的“清醒人”、行动上的“带头人”,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决。二、在“实心实干”中彰显使命担当,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一是抓牢落实之责,增强履职质效。“八项规定一子落地,党的建设满盘皆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重在执行、贵在实效。要紧扣“实”字履职尽责,聚焦主责主业狠抓落实,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常态要求。在调研中轻车简从、察实情;在会议中精简高效、务实效;在部署中明确责任、压实闭环,以实干实绩推动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二是抓细整改之策,补齐作风短板。“四风”问题树倒根存,作风顽疾需要久久为功。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持续深化自我革命,针对贯彻落实中的“打擦边球”、搞变通、做样子等问题,精准施策、从严整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保障作风转变实效,切实做到问题整改不留死角、成效巩固不打折扣。三是抓强责任之链,推动担当作为。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实绩论英雄”,把功夫下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破解难题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冲在一线、干在实处,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要激发干事创业的“内驱力”,以实的作风凝聚奋斗共识、提振发展信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作风保障。三、在“严守严防”中筑牢纪律防线,涵养清正廉洁好风气一是筑牢思想堤坝,强化纪律意识。廉洁自律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是底线、规矩是红线”的意识,深刻认识“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的内在逻辑,严格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常态化开展“政治体检”,做到思想上高度警觉、行动上严于律己。要把纪律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一环,常提醒、常警醒、常自省,持续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二是守牢廉洁底线,永葆政治本色。干部廉不廉,群众看得见。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作风清正,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小事小节中慎始慎微,坚决守住“公与私”的警戒线、“是与非”的分界线、“情与纪”的高压线。要从“微腐败”抓起,从“隐形四风”防起,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围猎,做到不以“小节无碍”放松要求、不以“下不为例”开脱责任,真正把清廉作为最坚实的底气。三是推动标本兼治,营造风清气正。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