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把握贯通百年党史的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强烈的历史自觉,不断运用唯物史观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敏锐把握历史发展态势,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指引新时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深刻体现了贯穿百年党史的历史自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继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凝聚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一《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就是要实事求是评价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以唯物史观指导党的事业发展,是秉持历史自觉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源头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革命先驱从一开始就积极传播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回望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弱到强、不断走向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以唯物史观指导关于党的历史的总结评价,是党秉持历史自觉的优良传统。建党初期,蔡和森、瞿秋白等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对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延安整风运动是从学习和研究党史开启的。1942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强调:“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总结党的百年历史,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百年党史的三个“历史决议”,更是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在重大历史关头对党史进行的系统总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唯物史观,是党秉持历史自觉的理论成果。恩格斯曾经预判:“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十分欣慰的是,恩格斯的这一科学预言已经被中国共产党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完全验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精华。历史和现实均已表明,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二历史自觉不会凭空产生,它离不开强烈的历史使命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深重灾难,我们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待扬鞭自奋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只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