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探微〔摘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之一,对党忠诚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观,不负人民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观和人民观的基础上,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负责,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观和人民观赋予党的伟大精神以先进品质。中国共产党人以对党绝对忠诚表现优秀品德,塑造人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根本所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不负人民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对于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再创新辉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党性与人民性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论述伟大建党精神,揭示的内涵中包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的伟大精神整体性的提炼概括,其内涵体现具有坐标意义的精髓。“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之一,渗透在中国共产党人各种革命精神之中。对党忠诚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观,不负人民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涵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观和人民观的基础上。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涵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集中体现诚信、尽职、负责和服从的品格。政党成员的忠诚是政党组织得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保持政党组织稳固的黏合剂。不管什么样的政党,党员缺乏忠诚就必然与党离心离德,党员忠诚度不高就必然丧失为党工作的责任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定信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铁的纪律为严格要求,形成鲜明的忠诚观。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将忠诚固于血脉,将人民刻在心间,历经百年发展,始终体现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不负人民要求全体共产党员以忠诚于党为先决条件,对党忠诚要求全体共产党员以不负人民为价值取向,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相统一,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特征。对党忠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1〕这些内容构成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首先,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历史实践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政治历练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员的忠诚上,中国共产党凝聚力是否强大依赖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其次,对党忠诚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要求。“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写在入党誓词里的,是对党员最根本的要求。”〔2〕加入党的组织就是党的人,是党的人就必须做党的事,就必须符合党的要求。如果连对党忠诚都做不到,那么,党员身份就名不副实,就不配当共产党员。再次,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具体表现。对党忠诚才有为党工作的自觉性,对党忠诚只有表现在踏踏实实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最后,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高风亮节的人格力量。忠诚于党对中国共产党人提高思想觉悟、党性修养和道德情操具有重大意义,党员和干部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是在对党忠诚这个根本要求上出了问题。作为政党品德,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是对中华民族忠诚美德的弘扬,它把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紧密联系,形成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相一致的思想意蕴。这是对中华民族忠诚美德的升华,把忠诚于党与忠诚于人民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锻造马克思主义优秀品德的创新。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忠诚包括两个对象,一是忠诚于党,二是忠诚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观涵盖党和人民两个概念。党员心中必须牢固树立两个最高位置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