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电影工作的领导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勉励他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作表率。这不仅是对所有电影从业者的期待,也是对所有电影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图为年逾八旬的牛犇向党旗庄严宣誓。新华社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期起就重视电影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电影教育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一株幼苗,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回顾党领导下电影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到,党的文艺思想对电影教育不同阶段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电影教育工作者应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国电影教育向世界一流迈进,为世界电影教育提供富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方案。1.党的文艺思想的引领是贯穿中国电影教育历史的红线从左翼电影运动到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教育院校的创建和发展,从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到习近平文艺思想,在党的文艺思想的引领下,80年来,中国电影教育萌芽并茁壮成长为专业的电影教育。在左翼电影运动中,中国电影教育孕育发展。1932年,党的地下组织正式建立由夏衍负责的电影小组,加强了党对电影事业的领导,开始了以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武装的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左翼革命电影运动。以《桃李劫》《风云儿女》等影片为代表的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发出了民族救亡启蒙的时代强音,有力配合了党当时领导的革命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左翼电影运动还锻造了党最初的电影队伍,为党领导下的电影事业播下了火种。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引领下,中国电影专业教育创办并得到初步发展。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创作了一大批为大众服务、为抗战鼓与呼的电影力作,还举办了多期电影干部培训班,壮大了党的电影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党建立了“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开办中央电影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电影人才。经过院系调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电影教育体系,实现了从旧中国不完整、不系统的电影教育到新中国较完整、较系统的电影教育的巨大转变,我国电影高等教育开始自立于世界电影教育之林,使新中国电影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邓小平文艺思想引领下,中国电影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电影高等院校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恢复了各教学系,建构了科学、全面、合理,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科及专业教育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以电影创作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北京电影学院成为20世纪80年代学院派电影理论与实践的引领者。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影教育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电影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声誉鹊起,电影教育的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绚丽图景的生动缩影。在习近平文艺思想引领下,中国电影教育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指导新时代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重要问题。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新时代电影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动力。在习近平文艺思想指导下,中国电影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电影的题材、内容、手法更加多元化。在党的领导下,电影教育界把握机遇,坚持改革创新,提出并开始积极构建“新学院派电影”和“中国电影学派”。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教育逐渐走出一条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展道路。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中国影视院校,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电影教育的目标和举措。北京电影学院提出,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2050年建成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的世界顶尖电影专业院校。2.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为实现电影教育强国梦提供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