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刻领会“六个必须坚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经验交流材料(6篇)篇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开创了我国全面扩大开放的崭新局面。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运用和彰显了“六个必须坚持”,是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协同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和爱戴、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是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关切,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促进全人类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拓展开放领域,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坚持高质量引进来,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持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积极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都是从世界人民出发,以开放谋共享之福。2013—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世界银行报告,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2008年以来,中国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25%的出口,是二十国集团(G20)成员中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金额最大的国家这些为世界人民创造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生动彰显了在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我们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为本国人民谋发展,更是为世界各国人民谋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性,维护好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注重在扩大开放中保障民生,培育包容性发展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聚焦农业、减贫、卫生、健康等领域,建设更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获得感。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扎实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推动加强全球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实施全球安全倡议,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守护和平这一人民的永恒期望。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的理论源头,也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