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近年来,县委组织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际,把准组织定位,发挥组织优势,强化组织担当,以改革精神推动全县组织工作全面创优提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主要工作情况(一)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汇聚起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强化理想信念。坚持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好课程比重和学时相关要求,夯实抓改革促发展的思想基础。深入宋家沟移民新村、赵家洼教学点等开展实践研学,开发铭记历史、乡村振兴、文旅融合x条线路,打造党性教育平台,提升培训品牌质效,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抓实教育培训。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读书班、“第一议题”、专题党课等制度,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精心设计“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党课、亲历者讲好一段故事、分享一次心得”的“四个一”红色教育机制,开展受益面更大、体系更全、覆盖更广的基本培训,着力抓好“五个全覆盖”,实现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三是推动学用结合。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在全县推开“科长讲堂”“机关微讲堂”等,推动骨干力量把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帮助党员干部打通转化运用通道。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坚持述学评学考学,推动广大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二)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彰显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担当。着力打造一支敢闯敢干、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的改革先锋队伍,以干部“一马当先”引领改革发展“万马奔腾”。一是坚持“实干实绩”选用干部。着眼换届和当前工作需要,严格落实“五个大力选用、五个坚决不用”具体要求,开展干部无任用调研,把识人“探头”向改革攻坚一线延伸,在“主战场”上知事,“功劳簿”里识人,从日常履职、重点工作排名、作用发挥等方面采集干部业绩,把真有能力、真有实绩、真被认可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充分释放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强烈信号。用好大范围谈话调研这个有效手段,通过与“他管的、管他的、他服务的、他周围的”四类重要人员深入谈话,做到近距离考察、多角度分析、具体化评价,激励各级干部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二是坚持“提能提质”培养干部。紧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常态化组织干部赴北京、福建、成都、武汉等地“走出去”解放思想,开展高端定制培训,提升干部改革攻坚专业素养;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清泉、中央党校老师王晓莉等专家学者,“请进来”开阔视野,开办大讲堂;采用空中课堂、党员进党校,“沉下去”举办各类主体班次,推动干部能力重塑;持续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青蓝计划”,制作《青说岚语》系列视频,助力“青蓝”携手、薪火相传。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激励干部。畅通双推双选入库路径,坚持“提拔先入库、入库再使用”原则,通过单位分管领导推荐、党委(党组)会议研究、全体干部投票,建立两级干部储备库,动态管理、优进劣出,为领导班子配备储备源头活水。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持续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注重负面信息结果运用,努力做到管理监督全覆盖、无死角。用好干部职级晋升制度,与职务提拔、能上能下相结合,有效破解“四为”问题。(三)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保障。拧紧组织链条、贯通组织体系、建强战斗堡垒,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一是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突出抓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建设,优化村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及时调整优化村级后备力量库,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引领乡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乡村干部待遇保障,让乡村干部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