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一、研究概述为了深入了解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研究”课题组严格遵循实践性、客观性、可测量性等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全面理解、把握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理论[1]作为主要考察维度,进行了先期访谈,并设计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于2020年秋在武汉地区根据高校在校生基本分布情况[2],控制高校类型、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等样本特征,对数十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00份。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81>0.8,Bartlett检验中KMO值为0.933(接近1)、P值小于0.05,反映出问卷题目设置内在一致性强,且各变量间相关性高,调查的信度与效度较好,基于其展开的数据分析具有可靠性(见表1、表2)。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课题组主要选取了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的认识状况、在国家安全判断力上的认识状况以及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等多个观测点进行多维度、多层面地审视和解读,以期全面描述、呈现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1.总体国家安全观:自我认知情况较好,客观了解有待加强受访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自我认知情况较好,5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身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有些了解,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客观了解度上有待加强。从数据结构上看,受访大学生总的来讲虽说自认为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不完整不明确”,但大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自我认知情况上较好。然而,超半数受访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知识了解不清,客观掌握情况较差,错误率较高,不能深刻理解政治安全、人民安全、经济安全等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地位,这表明大学生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较为模糊,需要进一步加强掌握。2.国家安全:意识到重要性,表现出倾向性受访大学生普遍认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且在国家安全意识上表现出倾向性。93.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国家安全十分重要,是关系国家利益与稳定的大事,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普遍正确的认知。而受访大学生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三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上都表现出了极其重视的态度,每个领域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都超过六成。但在这其中,受访大学生更加倾向于重视国土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与核安全,尤其是军事安全与核安全;更加倾向于忽视文化安全、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尤其是生态安全。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倾向性。3.国家安全判断力:总体认知复杂,具体了解分野在国家安全的判断力上,受访大学生对我国总体的安全保障状况认识复杂,对有关重要政策法规、重大事件的了解与意识倾向呈现分野。针对我国国家安全保障的总体状况,受访大学生的认识不一致,具有较大的分歧:认为我国国家安全狀况有待改善、状况乐观、状况严峻的受访大学生分别占22.35%、25.85%、20.60%,另有11.5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国家安全状况有待改善且形势严峻,10.3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国家安全状况比较乐观但有待改善,不同交叉选择的组合呈现出很强的离散性。在对有关国家安全重要政策法规及重大事件的知识了解情况上,受访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政策规定多表示不太了解,但对如“美国制裁华为事件”这样的具体事件则表示有一定了解。这说明大学生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活动了解程度较低,而对于相关热点事件了解程度较高。此外,在国家安全相关问题的判断中,受访大学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利益意识,但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尤显不足:面对威胁国家利益的具体事例,多数受访大学生表示要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体现了较高的利益意识。而在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时,4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仍应持乐观态度,继续保持固有发展模式,对于防范化解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性认知不足;41.6%的受访大学生则在当前我国保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