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好文”品鉴官”推荐文章及赏析文字汇编(4篇)目录一、中央国家机关1.国家信访局局长李文章:积极服务社会治理大局扎实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12.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8二、地方党委政府3.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在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的推介致辞…13三、单位部门4.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以三级贯通牵引媒体深度融合发展…17积极服务社会治理大局扎实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国家信访局局长李文章(2025年5月23日)一、推荐理由这篇文章是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国家信访局局长李文章刊发在《学习时报》2025年5月23日第1版上的文章。作者从三个方面全方位解读了信访工作。一是政治定位精准。文章首次提出信访工作是“社会治理从末端向前端延伸的制度性安排”,突破了传统“维稳工具”的认知局限,指出信访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其“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四大功能,呼应党的二十大“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二是辩证关系严密。文章提出“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的辩证关系,直击社会治理核心矛盾从治理链条(源头维权→过程维稳)、治理目标(统一于人民根本利益)、治理手段(法治平衡)等维度论证二者统一性,纠正了“维权=闹事”的错误认知。三是路径探索务实。文章通过理论创新(维权维稳辩证论)、制度创新(法治化流程)、实践创新(区域特色解法),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信访工作怎么干”的命题。对于基层干部,强调要学会“用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问题”的核心理念,破解“信访上行”难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正文评析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系统提出“社会治理”这一新部署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治理、怎样加强社会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等,为我们做好信访工作、服务社会治理大局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一段: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信访工作的方向和指引)找准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加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信访部门是推进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信访工作列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部署要求。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信访局由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明确了信访部门新的领导体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第十三章第五十二条“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中,部署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大改革任务。面对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特别是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推进社会治理中,信访部门具有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承担着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维护稳定等重要职责。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夯实执政根基中发挥重要作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终是为了让群众得实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最直接的桥梁纽带,人民群众找到信访部门,体现的是对党委和政府的信任,信访部门肩负着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职责。通过搭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通过当好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健全吸纳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