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省警示教育大会心得体会:以案为鉴铸忠诚正风肃纪强担当奋力书写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廉洁新篇6月3日,全省警示教育大会的召开,如同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在每一位与会者心中久久回响。某某书记的讲话,深刻透彻、语重心长,既饱含着省委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也彰显了省委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警示教育片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特别是涉及违规吃喝、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的深刻剖析,令人痛心、发人深省。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要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于泰山。此次大会,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更是对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再动员、再部署。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和我厅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体会与思考:一、深学细悟,筑牢防线,在深化思想认识中汲取深刻教训信书记强调,要“深化以案促学、以案促改”,“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文化和旅游工作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展示江苏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领域。其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社会敏感性极强,权力运行涉及面广、资源资金密集度高、社会关注度高,廉政风险点也相对集中。深刻认识文旅领域作风问题的特殊性和危害性。警示教育通报的案例,尤其是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看似普遍,但在文旅系统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和滋生土壤例如:在艺术创作生产与评奖评审中,可能存在人情请托打招呼干预评审公正;在重大文旅项目审批与资金分配中可能存在利益输送、优亲厚友;在节庆活动举办、演出展览承办中,可能存在铺张浪费、违规报销;在行政审批(旅行社、导游、演出经纪等)与执法监管中,可能存在“吃拿卡要”、选择性执法;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配(如送戏下乡、非遗保护)中,可能存在侵害基层群众利益;在与各类文化企业、旅游企业、文艺院团、艺术家等交往中,边界把握不清,极易滑入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等陷阱。这些行为,不仅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会污染文艺创作生态,扭曲市场公平竞争,侵蚀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最终伤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必须高度警醒深刻认识其严重危害。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根基。信书记要求“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文旅系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远政治考量,准确把握其作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金色名片”的重大意义。要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真正明白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要深刻认识到,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保障,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深化以案促学,做到警钟长鸣。我们将以此次大会通报的案例和省内外文旅系统发生的典型案件为镜鉴,在全厅及直属单位、全省文旅系统深入开展分层分类警示教育针对厅领导班子成员和处室、直属单位“一把手”,重点强化权力观、政绩观教育,深刻反思在重大决策、资金项目、选人用人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艺术创作、评审评奖、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精准化警示教育,剖析岗位廉政风险点;针对年轻干部和新入职人员,强化纪律“首课”和廉洁“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导他们系好职业生涯的“风纪扣”。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让反面典型的教训真正触及灵魂,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聚焦关键,动真碰硬,在精准查纠整改中推动作风转变信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动真碰硬整改整治”。结合文旅系统实际,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整治顽瘴痼疾。精准聚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