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提效能力争首季开门红全市202X年工作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七个必须、七个破除”的新要求,XX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开局就要战斗、全年都要攻坚”的奋进姿态,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改革创新、狠抓落实,迈上加快建设“东方圣城·幸福XX”的新征程。一、解放思想、奋勇争先,提振走在前列创一流的精气神。瞄准全省、全国最优,锚定任务目标干到极致、干出精彩,以思想大解放推动XX大发展。在思想洗礼中坚定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做到有部署必有落实,凡事干则必成。在寻标对标中提升境界。每个部门单位都在省内或济宁市内寻找定位相似的先进对口部门,找差距、学经验。在研讨交流中凝聚共识。县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定期召开文化“两创”、制造强市、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等方面的专题研讨会、培训会,开阔视野、打开格局、激发干劲。在学习锻炼中拓宽视野。利用“杏坛大讲堂”和干部专业化论坛,组织好各个层面的学习培训,同时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上级部门挂职锻炼。在竞赛比武中自我加压。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好“五赛五比”“大比拼大比武”“六争一创”活动,用好“季度之星”评选,努力形成“天天大练兵、月月有比武、季季评先进、事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二、全面提升、全面过硬,锤炼走在前列创一流的真本领。以“双百双十”工程建设为统领,紧扣发展所需,强化答卷意识,克服本领恐慌,在学干结合中练就过硬能力,以能力大提升推动工作大提速。着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实。特别是在“三争”工作上,用心研究自身优势,研究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当前紧盯中央七大政策组合,聚集省委扩需求“十大行动”和市委“三大突破战略”“九大攻坚任务”,争取更多项目纳人省市盘子。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围绕省委“十大创新”行动,明晰工作路径,明确任务不清单,在巩固拓展文化、交通等比较优势上主动创新,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工业发展上,把制造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总牵动、总抓手,坚持“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不动摇,拿出最优兵力、投人最大精力壮大三大主导产业、两大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助力企业攀登,力争年内形成营收过40亿元企业X家、过20亿元X家、过10亿元X家、过亿元50家的梯次强企方阵,晶导微电子实现创业板上市。文旅发展上,大力实施好“文化旅游创新突破年”行动,高标准承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持续放大“新老三孔”品牌效应,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抓好文创品、夜经济、孔府菜、研学游培育和孔府系列品牌的打造,擦亮孔子故里金宇名片。融入都市圈发展上,以快联快通、融合发展为目标,加速融人互联互通交通体系,以高铁新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管理、小城镇建设“四大攻坚行动”,打造“孔子故里新客厅”,建设都市区发展东部新高地和精致宜居幸福之城。基层社会治理上,围绕建设“和谐善治之区”,对标“枫桥经验”,把“和为贵”品牌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县域社会治理新样板,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着力提升改革攻坚能力。聚焦十项重点改革事项,努力创造一批“济宁叫得响、全省推得开、全国有影响”的改革品牌。强力攻坚项目建设和双招双引,重点引进5亿元、1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着力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严格对照《守好“一排底线”工作机制、底线清单和责任分工》,逐项研究抓好落实,切实守牢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一排底线。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着力办好十件民生改善提升事项,切实把“民生清单”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夯实走在前列创一流的强保障。深人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坚决微到“七个必须、七个破除”。弘扬勇于担当、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用好“高铁会战精神、记山会战精神、村特到精神、创卫创文精神”等宝贵精神财高,在全市干部队伍中着力塑造讲政治、顾大局、能吃苦、肯奉献、敢打硬仗、能...